脚踝撕脱性骨折后肿了,应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1.一般治疗
停止活动,避免受伤的脚踝负重,可将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减少肿胀。
2.物理治疗
超短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低频脉冲电疗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活动踝关节、肌肉收缩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活血化瘀药,如复方丹参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如果肿胀严重,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甘露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