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局部压痛、肌肉萎缩等。

1.腰部疼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酸胀感,劳累、久坐、弯腰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部位较固定,集中在腰椎两侧或棘突附近,阴雨天或受凉时可能加剧,部分患者会在夜间因翻身引发疼痛。
2.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活动时可感到僵硬,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范围缩小,弯腰捡物或转身时需缓慢进行,严重时日常活动如起床、站立都需小心翼翼,活动时可能伴随腰部“发紧”感。
3.下肢放射痛
若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疼痛会沿臀部、大腿后侧向小腿或足部放射,伴随麻木、酸胀感。行走、咳嗽或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放射痛可能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无力。
4.局部压痛
按压腰椎棘突或两侧肌肉时,可出现明显压痛,按压时疼痛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按压后短时间内痛感可能加剧,这是由于增生组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所致。
5.肌肉萎缩
长期神经受压或疼痛导致活动减少,可能引起下肢肌肉(如小腿肌肉)萎缩,表现为肢体变细、力量减弱,行走时易出现乏力、步态不稳,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行走功能。
多数腰椎骨质增生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若出现上述表现,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及时干预以避免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