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与休息、保肝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传统疗法、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与休息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促进肝脏修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优先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需严格忌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停用所有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2、保肝药物治疗
常用保肝药物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并改善肝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观察黄疸消退情况。
3、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并减轻肝脏炎症。治疗前需完善肝炎标志物检测明确病毒类型及载量。
4、中医传统疗法
中医辨证使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剂清热利湿、疏肝解郁,配合针灸选取肝俞、胆俞、足三里等穴位疏肝利胆。中药外敷如大黄、芒硝研末调敷肝区可辅助退黄,中成药如茵栀黄口服液、肝胆舒颗粒等也可选用。治疗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
5、人工肝支持治疗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该方法能清除体内毒素,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但需多次治疗且费用较高,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以预防出血风险。
6、肝移植手术治疗
当病情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且其他治疗无效时,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需配型合适的供体,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并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及药物浓度。术后1年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
若出现黄疸加重、持续乏力、意识模糊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