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菌可通过原发感染灶血行播散或临近病灶直接蔓延至脑膜引发炎症,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因机体免疫力相关因素更易患该病。
结核菌的传播与扩散
原发感染灶: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分枝杆菌可在肺部等部位形成原发灶,之后可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若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到达脑膜,就可能引发结核性脑膜炎。儿童时期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因原发感染后结核菌的血行播散而患病。对于有结核病史的人群,尤其是未规范治疗的患者,体内潜伏的结核菌也可能重新活跃,通过血行播散累及脑膜导致发病。
直接蔓延:临近脑膜的结核病灶,如脊椎结核、颅骨结核等,结核分枝杆菌可直接蔓延至脑膜,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比如脊椎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可蔓延至椎管内,进而波及脑膜。
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较弱,相较于成人更易患结核性脑膜炎。例如,新生儿可能因接触患有结核病的家庭成员而感染结核菌,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结核菌容易在体内播散至脑膜引发疾病。
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力受到抑制,也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展为结核性脑膜炎。
老年人群: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同时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使得老年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更易累及脑膜引发结核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