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触性皮炎需先识别脱离接触源并立即脱离,局部用温和清水轻柔清洁患处,急性期有渗出用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亚急性期或慢性期遵医嘱用合适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可遵医嘱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低龄儿童护理要轻柔选温和用品,有基础病史儿童发作时需谨慎就医,家长应管理生活环境提前预防并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干爽。
一、识别并脱离接触源
儿童接触性皮炎多因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首先需仔细排查可能的接触因素,如衣物材质、洗护用品、植物、动物毛发等。一旦明确接触源,应立即让儿童脱离该接触物,避免再次接触以防止病情加重。
二、局部皮肤护理
1.清洁患处:用温和的清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加重皮肤损伤。
2.根据皮疹表现处理:若皮疹处于急性期且有渗出,可使用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若为无渗出的亚急性期或慢性期,可遵医嘱选用合适的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但需注意低龄儿童皮肤薄嫩,用药需谨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症状,如西替利嗪等(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低龄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但避免自行随意给儿童使用药物,务必遵医嘱。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护理时更需轻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日常用品,如纯棉衣物,避免使用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洗护产品。
有基础病史儿童:若儿童本身有湿疹等基础皮肤病史,接触性皮炎发作时需更加谨慎处理,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病情恶化。
预防方面: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生活环境的管理,留意儿童日常接触的物品,提前预防可能的接触性致敏或刺激因素,教育儿童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但不过度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