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轻度增多、蛋白轻度至中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可检测到麻疹病毒IgM抗体)、血清学检查(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持续高滴度,尤其是麻疹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持续升高);脑电图呈现周期性同步放电、背景活动异常等特征性改变;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早期可无明显异常,进展后有脑萎缩等表现,头颅MRI较CT敏感,可见脑实质异常信号及脑萎缩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检查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具共性。
血清学检查: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持续高滴度,尤其是存在高浓度的麻疹病毒血凝抑制抗体且持续升高时,高度提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因为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程相关。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呈现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周期性同步放电,背景活动异常,出现高波幅慢波,并有周期性尖波、棘波发放等。这种异常的脑电活动改变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麻疹病毒侵害后,脑电活动紊乱所致,对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脑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都具有上述典型的异常特征。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等脑萎缩表现,也可能有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低密度改变。儿童患者由于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脑萎缩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而成年患者可能以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等为主。
头颅MRI检查:较CT更敏感,能更早发现病变。可见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灰质核团的异常信号,如T2加权像和FLAIR序列上呈高信号,可发现脑实质的弥漫性病变及皮层萎缩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有一定共性,但儿童患者由于脑发育特点,病变对脑结构的影响在MRI上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例如病变在脑白质的分布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都能清晰显示脑实质的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