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炎常见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需通过饮食调整(如母乳喂养婴儿缩短喂养时间、人工喂养换低乳糖配方奶、大儿童给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能喝口服补液盐则补充,严重脱水就医静脉补液)、观察病情(关注症状变化,异常及时就医)、家庭护理(注意卫生、臀部清洁、增减衣物)来应对,婴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留意护理。
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适当缩短每次喂养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以减轻肠道负担。年龄较大的儿童,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补充水分:预防和纠正脱水是关键。如果患儿精神状态尚可,能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若患儿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如精神萎靡、尿量极少等,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包括腹泻和呕吐的次数、大便和呕吐物的性状、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等。如果患儿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剧烈腹痛、频繁呕吐难以进食、精神差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肠套叠等。
家庭护理: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腹部着凉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发生胃肠炎时更易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家长需格外细心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和脱水表现,严格按照上述饮食和补液方法进行护理,一旦有异常及时送医。
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果小儿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发生胃肠炎时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在调整饮食和护理方面需更加谨慎,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