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营养不良可通过观察体重不增或下降、皮下脂肪依次减少及全身表现等临床表现识别,还可通过定期监测体重、身高绘制生长曲线判断,治疗上轻度可逐步增加营养丰富食物喂养,中重度需专业制剂且要针对病因处理,特殊人群中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需保证自身营养均衡,喂养时要注重卫生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一、婴儿营养不良的识别
1.临床表现观察:婴儿营养不良时首先表现为体重不增或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初期腹部皮下脂肪变薄,随后依次累及躯干、臀部、四肢,严重时面部脂肪也减少,皮肤干燥、苍白、失去弹性;还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等全身表现,部分婴儿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
2.生长指标监测:定期测量婴儿的体重、身高(长),绘制生长曲线。若体重增长缓慢,且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第3百分位,或身高(长)增长落后于正常曲线,提示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二、婴儿营养不良的治疗
1.营养支持:根据婴儿年龄及营养不良程度提供适宜营养。轻度营养不良可逐步增加喂养量,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母乳(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来源,应优先保证母乳喂养,若母乳不足需合理选择配方奶)、强化铁的米粉、蛋黄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辅食;中重度营养不良可能需要专业营养制剂,如特殊配方奶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病因治疗:明确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若因喂养不当引起,需调整喂养方式,确保充足喂养;若存在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肠道感染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三、特殊人群提示
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需保证自身营养均衡,因为母亲营养不足会影响母乳质量,进而影响婴儿营养摄入;在婴儿喂养过程中要注重卫生,避免因感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加重营养不良,例如喂养器具要严格消毒,接触婴儿前要洗净双手等,以保障婴儿健康,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