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连肠腔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2岁以下尤其是4-10个月婴儿高发,与饮食改变、肠道感染、肠道解剖因素等有关,有典型症状如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不同年龄宝宝表现有差异,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否则可致严重并发症。
宝宝肠套叠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
腹痛:宝宝会突然出现剧烈哭闹,呈阵发性,发作时宝宝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发作间歇期可安静或玩耍如常。这是因为肠管套叠后,肠管蠕动紊乱,引起剧烈疼痛。比如10个月大的宝宝原本在玩耍,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哭,而且哭闹很剧烈,家长怎么安抚都不行,过一会儿又好像没事了,这样阵发性哭闹就是典型表现。
呕吐: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随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呕吐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道梗阻,近端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逆蠕动导致呕吐。例如刚开始吐的是吃进去的奶,后来可能会吐出黄绿色的液体。
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比较特征性的表现。是因为肠套叠处的肠壁血管被挤压,导致出血,与肠黏液混合形成果酱样便。比如观察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发现像果酱一样的暗红色黏液便。
腹部包块:在宝宝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例如家长可以轻轻触摸宝宝的腹部,在右侧上腹部能摸到类似香肠形状的肿块。
不同年龄宝宝的表现差异:
婴儿(<1岁):婴儿肠套叠以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哭闹为主要表现,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血便出现相对较晚,腹部包块可能较难触及,因为婴儿腹部脂肪较厚等因素影响。
幼儿(1-3岁):幼儿肠套叠腹痛表现相对不如婴儿典型,可能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但程度可能相对轻一些,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相对较易发现。
对于宝宝出现上述疑似肠套叠的症状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因为肠套叠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宝宝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