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非运动症状有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认知障碍,儿童患者有特殊表现,老年患者症状复杂需防跌倒,有家族史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
肌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若合并震颤则呈齿轮样强直。患者肢体僵硬,活动受限,面部肌肉强直可使表情呆板,呈“面具脸”。如颈部、躯干肌强直可导致患者姿势步态异常。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可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迟缓,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困难,逐渐发展为全身性动作迟缓,行走时上肢摆动幅度减小或消失,步态障碍,起步困难,一旦启动,身体前倾,步伐变小变快,呈“慌张步态”。
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患者站立或行走时难以保持平衡,易跌倒,这是导致患者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运动症状
感觉障碍:早期可能出现嗅觉减退,这往往是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预警信号之一,约90%的患者存在嗅觉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有便秘、多汗、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便秘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所致;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花,严重时可导致晕厥,这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影响了血压的调节。
精神、认知障碍:多数患者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约40%-50%的患者伴有抑郁。随着病情进展,约半数患者出现认知障碍乃至痴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逐渐明显。
对于儿童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除了上述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外,可能还存在发育迟缓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症状可能更为复杂,且在应对姿势平衡障碍等问题时,需要更加注重安全防护,防止跌倒造成严重损伤;有帕金森综合征家族史的人群,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