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要问症状、病史、家族史及饮食等;体格检查观察受累关节红肿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酸测定、关节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X线、CT及MRI等,特殊人群诊断需考虑特殊因素,综合各项结果明确是否为痛风性关节炎。
体格检查
观察受累关节的情况,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有明显的红肿,皮肤温度升高,按压时疼痛加剧。例如第一跖趾关节处可见明显红肿,触痛明显。对于儿童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少见,但如果有类似表现也需要仔细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但需要注意血尿酸水平正常不能排除痛风发作,因为在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一般男性血尿酸值>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可考虑高尿酸血症。
关节液检查:抽取受累关节的关节液进行检查,若在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依据。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呈针状的尿酸盐结晶。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早期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在超声下发现关节周围组织内有尿酸盐沉积的高回声影,有助于早期诊断。
X线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可发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痛风石沉积等表现,但在急性发作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
CT及MRI检查:对于复杂关节病变或不典型病例,CT及MRI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关节内病变情况,比如能发现早期的骨质侵蚀等改变。
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明确是否为痛风性关节炎。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痛风患者,诊断时需要更加谨慎,除了遵循上述一般诊断流程外,还需考虑儿童高尿酸血症的特殊原因,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要全面评估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关节病变的疾病。女性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到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