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疑似肠套叠症状(如婴幼儿突发剧烈哭闹等)需高度警惕,选具儿科急诊的医院儿科急诊或小儿外科就诊,就医前准备病情等信息,到院后挂号、分诊,经医生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血常规等)诊断,不同人群就医有特殊考虑,要尽快选合适医院及时就医并配合检查治疗。
一、出现疑似肠套叠症状时的初步判断
肠套叠常见于婴幼儿,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哭闹、面色苍白、呕吐、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等。若儿童出现此类异常表现,需高度警惕肠套叠可能。
二、选择就医机构及科室
选择具备儿科急诊的医院:因为肠套叠是儿科急症,需要及时处理,具备儿科急诊的医院能第一时间进行救治。
就诊科室:一般首选儿科急诊,若医院分科较细,可选择小儿外科。
三、就医时的准备工作
病情信息准备:详细向医生描述患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具体表现,如哭闹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及呕吐物性状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携带相关物品:携带患儿的日常用品,如尿布等,方便医生观察患儿整体状况,同时可准备已记录病情信息的纸张,便于清晰传达病情。
四、到达医院后的就诊流程
挂号:前往医院挂号处挂儿科急诊或小儿外科号。
分诊:到达相应科室后进行分诊,护士会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安排。
医生问诊及检查
问诊: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病史、症状表现等情况。
体格检查:会对患儿腹部等进行细致检查,可能会触及腹部包块等。
辅助检查:可能会安排腹部超声检查,这是诊断肠套叠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超声下可清晰看到肠套叠的图像;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患儿一般身体状况。
五、不同人群就医的特殊考虑
婴幼儿: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要格外仔细观察症状并准确传达给医生。在就医过程中要安抚好婴幼儿情绪,避免因哭闹加重病情或影响检查。
儿童及成人:儿童就医时家长要协助沟通病情,成人肠套叠相对少见,但也需及时就医,同样要详细向医生说明症状发生发展情况。
总之,当怀疑肠套叠时要尽快选择合适医院及时就医,按照就诊流程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