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基础,约10%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血尿酸越高、持续越久风险越高,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等易患,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者发生率高;痛风急性发作是尿酸盐结晶沉积致炎症,有痛风史者不控血尿酸会反复发作、累及多关节、出现痛风石等,儿童罕见痛风但先天嘌呤代谢异常者也可能有相关表现。
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体内代谢和食物摄取,当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时,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即高尿酸血症。正常情况下,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研究表明,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的风险就越高。例如,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时,尿酸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从年龄角度看,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这与他们的代谢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中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相对降低,影响尿酸代谢;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使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的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进而增加了痛风的发病风险。
痛风的典型表现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
痛风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关节红肿热痛,最常见的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发病机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而尿酸盐结晶的形成正是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触发了痛风的炎症发作。
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群,若不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病情会反复发作,且逐渐累及多个关节,还可能出现痛风石等并发症。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节,好发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这也充分体现了高尿酸血症持续发展对痛风病情的影响。在特殊人群中,儿童痛风较为罕见,但如果儿童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等病史,也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痛风表现,需要特别关注其嘌呤代谢情况及血尿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