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症状因脱垂程度不同而异,早期有排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感;中期肿物脱出需手回纳、有排便不尽感;晚期肿物长期脱出、大便失禁、局部潮湿瘙痒,不同年龄段及特定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人群易出现且进展快。
一、早期症状
排便时有肿物脱出:早期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多见于儿童,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常在排便时出现圆形、淡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从肛门脱出,便后可自行缩回。成人早期也可出现黏膜脱垂,排便时或腹压增加时,直肠黏膜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后可自行复位。
肛门坠胀感:由于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脱垂的组织刺激肛门周围神经,患者可感觉肛门坠胀不适,尤其在排便前更为明显。
二、中期症状
肿物脱出后需用手回纳:随着病情进展,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且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此时脱出的肿物较大,呈圆锥状,表面为黏膜皱襞,颜色淡红或暗红。
排便不尽感:直肠黏膜脱垂或全层脱垂刺激直肠末端,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总感觉大便排不干净,频繁有便意。
三、晚期症状
肿物长期脱出:直肠脱垂长期不愈,肿物持续脱出,甚至在行走、咳嗽、下蹲等腹压增加时也会脱出,且难以回纳。脱出的直肠黏膜可因摩擦而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患者会感觉肛门部有异物感,疼痛明显。
大便失禁:严重的直肠脱垂可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出现大便失禁,表现为粪便不自主地从肛门流出,尤其是在咳嗽、喷嚏、行走等腹压增加时更为明显。这种情况在成人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患者或长期脱垂未得到有效治疗者。
局部潮湿瘙痒:由于直肠黏膜反复脱出,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肠液流出刺激肛周皮肤,引起局部潮湿、瘙痒,甚至发生肛周湿疹。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直肠脱垂症状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直肠脱垂多为良性,以黏膜脱垂为主,症状相对较轻;成人直肠脱垂则可能因病情进展出现更严重的症状,且女性在妊娠、分娩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腹压增加等因素导致直肠脱垂加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肛门括约肌等组织松弛,直肠脱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此外,有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疾病的人群,直肠脱垂的症状往往更容易出现且进展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