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存在多种风险与影响,包括手术相关风险与并发症如麻醉风险、切口愈合不良、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等;对产妇产后恢复影响,如恢复较慢、产后疼痛久、胃肠功能恢复晚、产后出血风险高;对新生儿影响,如新生儿湿肺发生率高、免疫功能可能有差异;远期健康风险,如再次妊娠子宫破裂风险增、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高、婴儿远期过敏等疾病风险可能升高,高龄及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需特殊关注。
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相对顺产产妇较慢。产后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因为手术切口的存在,产妇在产后活动时切口会有明显疼痛,影响早期下床活动,而早期下床活动对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很重要。一般来说,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顺产产妇晚1-2天,胃肠蠕动恢复慢可能导致腹胀等不适。同时,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除了子宫收缩因素外,手术创面等也可能导致出血增多,产后出血发生率约为2%-3%,高于顺产产妇。
对新生儿的影响
剖宫产新生儿由于未经过产道的挤压,呼吸道内羊水等排出不充分的概率增加,可能出现新生儿湿肺的情况,据报道,剖宫产新生儿湿肺发生率较顺产新生儿高2-3倍。另外,剖宫产新生儿的免疫功能相对顺产新生儿可能有一定差异,顺产过程中胎儿会接触母体产道中的有益菌群,而剖宫产新生儿缺少这一过程,可能在出生后早期免疫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略有不同。
远期健康风险
从远期来看,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子宫破裂等风险增加。子宫破裂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孕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率约为0.1%-0.5%,但一旦发生会危及母儿生命。而且,剖宫产产妇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也可能高于顺产产妇,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痛等问题,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较顺产高1-2倍。对于婴儿远期健康,有研究认为剖宫产婴儿在儿童期发生过敏、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可能略有升高,但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可能与出生早期的免疫环境差异等有关。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高龄剖宫产产妇,其自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更高,术后恢复更慢,需要更加密切的术后监测和护理。而有过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产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密切观察子宫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