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囊炎与痛风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鉴别方面有不同特点。拇囊炎多因足部力学异常或骨骼结构异常致拇趾跖趾关节肿胀疼痛等,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尿酸正常;痛风因嘌呤代谢紊乱等致尿酸盐结晶沉积,急性发作关节剧痛等,血尿酸升高等,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饮食方面,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某些疾病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如肾功能不全等;还有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痛风的发病,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方面
拇囊炎:主要表现为拇趾跖趾关节处肿胀、疼痛、发红,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拇趾向其他脚趾偏移,形成拇外翻畸形,疼痛在行走、穿鞋时加重,严重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和行走能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常见于长期穿着不合适鞋子的人群。
痛风:急性发作时多在夜间突然起病,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关节等,关节红、肿、热、痛明显,疼痛程度剧烈,如刀割样或咬噬样,患者往往难以忍受。慢性痛风可出现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痛风石逐渐增大,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好发于中年男性,绝经后女性也有一定发病风险,与饮食、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
实验室检查方面
拇囊炎: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血尿酸水平通常正常。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可发现拇趾跖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可能有轻度改变,但无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表现。
痛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重要的实验室指标,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能正常,需要反复监测。关节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关节面虫蚀样缺损等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
拇囊炎:主要依据病史(如长期穿不合适鞋子等)、临床表现(拇趾跖趾关节处肿胀疼痛等)及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需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等排除痛风。
痛风:根据典型的急性发作表现、病史(如高嘌呤饮食史等)、血尿酸升高及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等可明确诊断,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等抗体阳性;化脓性关节炎有感染中毒症状,关节液培养可发现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