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外观变化包括新出现或原有痣的颜色、大小、形状改变,如黑色素瘤早期痣可颜色不均匀、直径增大、边界不规则;皮肤不适症状有瘙痒(机制与肿瘤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非特有需综合判断)、出血或破溃(因肿瘤细胞生长致组织坏死破溃,不同人群需重视)
一、皮肤外观变化
1.新出现的色素痣或原有痣的变化
颜色改变:正常色素痣通常颜色均匀,而黑色素瘤早期可能出现颜色不均匀,如在棕色、黑色的基础上混杂有红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研究表明,约75%的黑色素瘤有颜色改变这一表现,不同颜色的混杂提示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例如,一颗原本颜色单一的痣,突然出现部分区域颜色变深、变浅或出现新的颜色斑块。
大小变化:黑色素瘤早期常见痣的直径可能会逐渐增大,一般认为直径大于6毫米时需要高度警惕。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痣的生长速度可能相对更需关注,若儿童身上的痣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应及时就医评估。成年人若发现自身痣在数月内直径增加超过3毫米,也应引起重视。
形状改变:正常痣多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而黑色素瘤早期痣的边界可能变得不规则,如呈锯齿状、模糊不清等。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更要留意痣的形状变化,因为紫外线照射是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受紫外线影响的痣更容易出现形状改变等异常情况。
二、皮肤不适症状
1.瘙痒
部分黑色素瘤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病变部位皮肤瘙痒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都可能发生,例如老年女性长期户外工作者,若发现长期暴露部位的痣出现瘙痒,需排查是否为黑色素瘤。瘙痒程度可轻可重,有的仅为轻微瘙痒,有的则较为剧烈,但由于瘙痒并非黑色素瘤特有的症状,很多皮肤过敏等情况也会引起瘙痒,所以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出血或破溃
黑色素瘤早期病变部位可能出现少量出血或破溃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局部组织血供相对不足,导致组织坏死、破溃。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皮肤的抵抗力可能下降,一旦出现皮肤病变的出血或破溃更应重视。在儿童中,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破溃且持续不愈合,也需要考虑黑色素瘤等疾病的可能,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病变发展可能相对较快,需及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