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共济失调步态、肢体共济失调(上肢指鼻试验不准、轮替动作笨拙,下肢阔基步态等)、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还有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有家族病史者应密切关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
肢体共济失调
上肢共济失调:表现为患者进行指鼻试验时,难以准确指向目标,会出现手指震颤、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做轮替动作时,如快速翻转手掌等动作,显得笨拙,速度减慢且动作不流畅。这是由于小脑对上肢肌肉的精细运动调控功能障碍所致。
下肢共济失调:患者站立时双脚间距增宽,呈阔基步态,坐下站起时需要用手支撑腿部来辅助起身,行走时抬腿困难,步距不规则,容易跌倒。这是因为下肢的肌肉运动协调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完成行走所需的肌肉收缩和放松的精确配合。
构音障碍:患者说话时发音不清,言语缓慢且含糊,呈现爆发性语言或吟诗样语言。这是因为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病变影响了发音相关肌肉的协调运动以及言语中枢的功能。例如,患者在表达一句话时,可能会出现音节不清、语调异常等情况,使得他人难以清晰理解其表达的内容。
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此外,还可能存在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受限的情况。这是因为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神经通路受到病变影响,导致眼球运动的协调性被破坏。
其他症状
认知障碍: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这种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导致的脑部神经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病变可能累及与认知相关的脑区,影响其正常的认知功能。
吞咽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或饮水时容易呛咳,这是因为咽喉部肌肉的协调运动受到影响,导致吞咽反射异常。吞咽困难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的核心症状是类似的。对于有相关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跌倒受伤,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延缓病情进展。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在饮食上应给予软食或半流食,进食时要缓慢,避免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