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发布于  2023-01-28

5075次浏览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大多在成年起病,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达数十种,主要临床症状是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脊柱侧弯、弓形足、心肌病变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支持治疗可以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日常需要保证膳食营养均衡,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能治好吗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通常是无法治愈的,但可以通过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是关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一些信息: 1.病因: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2.症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即运动协调能力受损,常伴有走路不稳、平衡障碍、言语不清、眼球震颤等症状。病情会逐渐进展,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态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抗共济失调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康复治疗:包括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基因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方法,希望通过基因修复或替换来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4.支持和护理: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应的支持和护理,包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照顾日常生活、心理支持等。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每个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怀疑有此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可以通过参加患者支持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宝宝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治疗方法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康复训练还可以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认知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共济失调引起的症状,如肌肉痉挛、震颤等。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此外,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辅酶Q10等,也可能对神经功能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临床试验。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纠正或补充缺陷基因,可能有望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4.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例如,对于严重的脊柱畸形或小脑肿瘤等导致的共济失调,手术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手术的目的可能是纠正畸形、减压神经或切除肿瘤等。 5.支持治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提供情感支持、照顾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此外,定期的随访和监测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疾病。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安排生活,参与支持组织和康复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怀疑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能治好吗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一般无法治好。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等遗传方式。致病基因可导致小脑、脑干部位的神经元细胞死亡,引起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由于小脑和脑干属于中枢神经,其上的神经元细胞不可再生,损伤后引起的功能缺陷仅能通过其他神经元细胞代偿来改善,因此无法彻底治好。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有下肢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意向性震颤、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萎缩等症状。 1、下肢共济失调 开始步态不稳,走路慢,两足分开较远,不能走直线,呈阔基底步态。 2、构音障碍 患者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发音不清晰、音调异常。 3、意向性震颤 患者双手在持物时会出现抖动,快接近物体的时候手发生震颤。 4、眼球运动障碍 患者会因为眼肌麻痹,导致眼球转动障碍。 5、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会造成视野缺损、视力减退或丧失。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做好情绪调节等。 1、均衡饮食 保证患者的饮食结构多样化,可以增加蔬菜、水果、瘦肉的摄入,均衡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运转,促进身体恢复。 2、适当运动 鼓励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康复锻炼,可以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延缓疾病进展。 3、做好情绪调节 家属需要及时与患者多沟通,多陪伴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助于树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1、一般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长期卧床的情况,需要注意保持床面清洁、干燥,家属要定期给患者擦洗身体,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免发生褥疮及坠积性肺炎。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螺环酮、金刚烷胺、加巴喷丁等药物减轻共济失调的症状。使用左旋多巴可以减轻僵直等椎体外系症状。 3、康复治疗 应用手杖、助行器、轮椅等器械帮助患者行走,同时配合语言康复、吞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疾病症状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等。 1、共济失调 小脑、脊髓能够起到支配人体运动的作用,对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由于脑组织变性,会出现走路摇晃、容易跌倒等症状。 2、眼球震颤 由于机体无法自如控制肌肉活动,可能会出现非自主性的眼球摆动情况。 3、构音障碍 患者由于脑组织退行性变影响到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会出现吐字不清、说话费劲等构音障碍表现。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如何诊断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1、临床表现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双上肢运动失调、轮替笨拙、醉酒步态以及眼震、吞咽困难、膝反射异常、深感觉障碍等情况对疾病有初步诊断。 2、影像学检查 CT及MRI检查可显示小脑萎缩,部分患者会伴有脑干萎缩。PET-CT检查可见小脑、脑干、枕叶代谢减低,部分合并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会有多巴胺能摄取减弱。 3、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基因检查,可以确定致病基因,从而明确诊断及基因分型。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是什么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类型。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大多在青少年或中年期发病,病变严重可累及脊髓后索、脊髓小脑后束和皮质脊髓束,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破裂,小脑损害很轻或属正常。 患者发病后常以下肢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继而出现双手笨拙及意向性震颤、辨距不良等症状。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如何就医
若发现自己有走路不稳,清醒期间出现醉酒样步态,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 其次,若患者发现自己存在眼球震颤、震动觉减低,肢体疼痛或冷感减弱、消失等情况,也要及时就医,通过完善肌电图、颅脑CT等检查明确病因。如果家属发现患者有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等情况时,要考虑存在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应及时携带患者就医明确病因。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日常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