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检查包括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神经学检查有体格检查,如共济运动、肌张力、反射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脑部及有时的脊髓MRI,可见小脑萎缩等;基因检测可发现SCA相关基因的突变,以明确诊断和遗传咨询。
一、神经学检查
1.体格检查
共济运动检查:包括指鼻试验,让患者手臂外展伸直,然后用食指指尖触碰自己的鼻尖,观察动作是否协调、准确;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对侧膝盖前缘,然后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动,评估下肢共济情况。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在这些检查中会出现明显的不协调、不准确表现,这是因为病变影响了小脑对运动的协调功能。
肌张力检查:检查肌肉的紧张度,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可能会出现肌张力降低的情况,表现为肌肉松弛,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可能在肌张力变化上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肌张力改变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共济运动异常是主要特征。
反射检查:包括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射减退或消失的情况,这与神经系统的病变累及反射弧有关。
二、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成像(MRI)
脑部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小脑、脑干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变化。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通常会出现小脑萎缩,表现为小脑体积缩小、脑沟增宽、脑池扩大等。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小脑萎缩的进展速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MRI是诊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脑部仍在发育中,MRI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与正常发育的差异,同时要密切观察小脑等相关区域的形态变化。
其他部位MRI:有时也会进行脊髓MRI检查,以排除其他脊髓病变导致的类似共济失调表现的情况,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脑和脑干,脊髓MRI多数无特异性改变。
三、基因检测
1.相关基因检测
SCA相关基因: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疾病,已经发现多个相关基因,如SCA1、SCA2、SCA3等基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遗传咨询。对于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基因检测尤为重要,可以确定家族中致病基因的传递情况。在进行基因检测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家族病史等因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于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家族史的儿童患者,基因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致病基因,为后续的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