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可累及骶髂及外周关节与遗传(HLA-B27相关)和环境(感染可触发免疫)因素相关早期有下腰背痛晨僵活动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等典型症状外周关节可肿痛受限影像学X线见骶髂关节破坏等CTMRI对早期更敏感HLA-B27阳性率高炎症指标可升高依纽约标准综合诊断非药物治疗鼓励功能锻炼等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预后早期规范治可控病情晚期可致畸形等康复需长期功能锻炼特殊人群儿童患者需关注发育用药谨慎女性妊娠需评估调方案老年常合基础病用药注意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监测。
一、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也可累及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呈进行性发展,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二、病因
1.遗传因素: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密切相关,家族中HLA-B27阳性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2.环境因素:感染(如肠道细菌感染等)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参与疾病发生。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早期表现为下腰背痛、晨僵,活动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出现脊柱活动受限,晚期可致脊柱畸形(如驼背)。2.外周关节受累:膝关节、髋关节等外周关节可出现肿痛、活动受限。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X线可见骶髂关节破坏、脊柱竹节样变;CT、MRI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更敏感。2.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率较高,但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可升高。3.临床标准:参照纽约标准,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综合诊断。
五、治疗
1.非药物治疗: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游泳、瑜伽)以维持脊柱活动度;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可缓解疼痛。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缓解疼痛与炎症。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延缓病情进展。
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针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显著。
六、预后与康复
1.预后:早期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延缓关节破坏;晚期可能出现脊柱畸形、关节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2.康复:需长期坚持功能锻炼,维持脊柱正常姿势,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用药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定期监测关节功能与生长指标。2.女性患者:妊娠期间需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因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3.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