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有不同阶段的症状,早期有排便时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肛门坠胀感;进展期有肿物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黏液分泌增多;晚期有直肠全层脱出(难回纳易再脱)、严重时可发生嵌顿(肿物不能回纳致血液循环障碍、肿胀疼痛甚至坏死)。
一、早期症状
排便时有肿物脱出:早期直肠脱垂在排便时可出现肿物脱出肛门外的情况,一般便后可自行回纳。对于儿童患者,多在排便时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从肛门脱出,患儿可能会因不适而哭闹;成年患者在排便时也可出现类似情况,但随着病情发展,回纳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直肠黏膜或部分直肠壁向下移位,在排便用力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脱出。
肛门坠胀感:患者可感觉肛门部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在早期直肠脱垂时,由于直肠组织向下移位,对肛门周围的神经等产生一定刺激,从而引起坠胀感。这种坠胀感在儿童和成年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经常用手搔抓肛门周围,或者有不安的表现;成年患者则可能会频繁感觉肛门部位有异样,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二、进展期症状
肿物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随着病情的进展,直肠脱垂的程度加重,肿物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此时,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排便后需要帮助才能将脱出的肿物回纳;成年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行走、咳嗽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肿物更容易脱出,且回纳变得困难,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是因为直肠全层或部分肠壁进一步下移,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等情况逐渐加重,导致回纳困难。
黏液分泌增多:由于直肠黏膜反复脱出,与肛门周围皮肤摩擦,导致直肠黏膜分泌黏液增多,可自肛门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潮湿等不适。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周围皮肤发红、瘙痒等表现,可能会忍不住搔抓;成年患者则可能会感觉肛门周围潮湿、瘙痒,影响个人卫生和生活质量。
三、晚期症状
直肠全层脱出:晚期直肠脱垂可出现直肠全层脱出,甚至部分乙状结肠也随之脱出,脱出的肿物较大,呈椭圆形,表面可见有层次的黏膜皱襞。此时,肿物脱出后很难回纳,即使回纳后也容易再次脱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长期的直肠全层脱出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成年患者则可能会因为长期的直肠全层脱出,导致身体消耗增加,出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嵌顿:严重时直肠脱垂可发生嵌顿,即脱出的肿物不能回纳,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肿物肿胀、疼痛,甚至坏死。儿童患者发生嵌顿时可能会哭闹不止,疼痛明显;成年患者则会感觉肛门部位剧烈疼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感染扩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