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丘疹是皮肤表面广泛分布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而坚实隆起性损害可累及较大面积皮肤,常见病因有过敏性因素(接触致敏物或药物过敏致接触性皮炎、药疹)、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有相应表现、细菌感染如猩红热有弥漫性充血丘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有相应皮肤及其他症状),临床表现随病因伴不同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治疗针对病因,特殊人群中儿童需严格隔离清洁用药谨慎,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关注基础病及肝肾功能。
一、定义
弥漫性丘疹是指皮肤表面广泛分布的小而坚实的隆起性损害,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可累及全身或较大面积皮肤区域。
二、常见病因
(一)过敏性因素
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如化妆品、某些食物、植物等)可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弥漫性丘疹伴瘙痒;药物过敏也可导致弥漫性丘疹,如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药疹。
(二)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麻疹初期可出现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随后全身出现弥漫性红色斑丘疹;风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全身弥漫性丘疹伴低热等表现。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可出现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丘疹。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面部及全身弥漫性丘疹,常伴关节疼痛、脱发等症状;皮肌炎也可能表现为皮肤弥漫性丘疹伴肌肉无力等。
三、临床表现
除皮肤广泛分布的丘疹外,不同病因伴随症状各异。接触性皮炎除丘疹外多有红斑、水疱;麻疹患者除丘疹外有发热、口腔麻疹黏膜斑;红斑狼疮患者除丘疹外可伴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等。
四、诊断要点
需结合详细病史(接触史、用药史、感染史等)、典型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如过敏原检测可协助明确过敏性病因;病原体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等)有助于感染性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等可辅助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
五、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过敏性因素所致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感染性因素需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需根据具体疾病类型采取免疫调节等治疗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麻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弥漫性丘疹时,需严格隔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儿童适用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二)孕妇
孕妇患接触性皮炎等疾病时,应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同时关注皮肤护理。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弥漫性丘疹时,需关注其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等)情况,用药时需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