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脱垂有不同程度表现及伴随症状,Ⅰ度为直肠黏膜脱垂,儿童多见,便后可自行回纳;Ⅱ度是直肠全层脱垂,呈圆锥状,便后需手回纳,成年人多因盆底肌肉松弛等;Ⅲ度是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垂,长达10厘米以上,肛门松弛无力,便后难自行回纳,老年人易患;伴随症状有排便异常,如儿童便秘腹泻交替、成年人肠道功能紊乱;局部刺激致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潮湿、湿疹,Ⅲ度更明显;一般出血少,脱垂组织损伤时可出血,儿童量少,老年人止血难。
一、不同程度的脱垂表现
Ⅰ度脱垂:多见于儿童,是直肠黏膜脱垂,脱出物呈淡红色,长约3-5厘米,质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儿童发生Ⅰ度直肠黏膜脱垂时,多与发育尚未完善、排便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比如儿童可能因大便干结等情况,在排便时腹压增加导致黏膜脱垂。
Ⅱ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垂,脱出物长约5-10厘米,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需用手回纳。成年人发生Ⅱ度直肠全层脱垂可能与盆底肌肉松弛、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相关,像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的成年人,腹压持续处于较高状态,容易引发直肠全层脱垂。
Ⅲ度脱垂:是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垂,脱出物长达10厘米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便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老年人发生Ⅲ度直肠脱垂的几率相对较高,这与老年人盆底组织、肌肉等退变,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同时老年人若存在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导致长期咳嗽,也会增加脱垂发生的风险。
二、伴随症状
排便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不尽感,感觉直肠内有粪便残留,这是因为脱垂的组织刺激直肠黏膜所致。儿童可能因直肠脱垂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或腹泻交替的情况,这与脱垂影响直肠的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有关。成年人若长期存在直肠脱垂伴随的排便异常,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肠道功能紊乱,比如便秘可能导致粪便干结,更易刺激脱垂部位,形成恶性循环。
局部刺激症状:由于脱垂物反复脱出,与肛门周围皮肤摩擦,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潮湿,甚至发生湿疹。尤其是Ⅲ度脱垂患者,脱垂物长时间暴露在外,受外界环境影响更大,皮肤刺激症状往往更明显。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时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烦躁不安,频繁搔抓肛门周围皮肤。
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为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但如果脱垂组织受到损伤,可能会出现较多量的出血。例如,在脱垂组织脱出过程中被内裤等摩擦损伤,就可能引起出血。老年人血管弹性相对较差,出血后止血相对困难一些,而儿童出血通常量较少,一般通过休息、减少摩擦等可自行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