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直接眼底镜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别可初步了解视觉功能、眼内压力、眼底结构病变等情况,为糖尿病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不同人群检查时需注意相应特殊情况。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测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等眼部异常表现时,视力检查可初步了解视觉功能情况。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视力变化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高血糖影响眼部结构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视力改变。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问题。
2.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内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一般为10-21mmHg。眼压异常可能提示青光眼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之一,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眼压特点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中如过度用眼等可能影响眼压测量结果,定期眼压测量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等疾病。
眼底检查
1.直接眼底镜检查:医生通过直接眼底镜可初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结构。能发现视网膜是否有出血、渗出、微动脉瘤等病变。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视网膜病变相关表现,不同性别在糖尿病眼病的眼底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孕期等特殊时期血糖波动可能影响眼底变化,需加强眼底检查。
2.散瞳眼底检查:使用散瞳剂扩大瞳孔后进行更详细的眼底检查,能清晰观察到视网膜周边部等以往难以看到的部位。散瞳可能会引起短时间的视力模糊等不适,对于老年人需注意散瞳后的眼部反应,有前列腺增生等特殊病史的患者使用散瞳剂需谨慎,因为某些散瞳剂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等症状。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更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如早期的微动脉瘤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1.原理及应用:OCT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获取视网膜组织的断层图像,可精确测量视网膜各层的厚度等指标。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等的细微变化。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各层厚度可能不同,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视网膜组织状态,进而影响OCT检查结果,通过OCT检查可以更精准地评估糖尿病眼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详细的依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1.检查过程及意义: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利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的荧光形态。能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的渗漏、阻塞等情况,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重要检查方法。糖尿病患者进行FFA检查时需注意过敏等风险,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因为荧光素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影响荧光素钠的代谢,FFA检查有助于明确糖尿病眼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的病变程度,如判断是否存在视网膜缺血等严重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