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因素可致肛门下坠感,肛肠疾病方面,内痔Ⅱ-Ⅲ度、炎性外痔、急性和慢性直肠炎、直肠癌等会引发;其他因素有盆底肌功能紊乱(长期便秘、多次分娩等致)、盆腔脏器脱垂(女性多见,多次分娩、年龄增长等致脱垂刺激直肠)。
一、肛肠疾病相关
(一)痔疮
1.内痔:
Ⅱ-Ⅲ度内痔可能会出现肛门下坠感。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痔核脱出或刺激直肠黏膜时,就会引起肛门下坠感。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的Ⅲ度内痔患者会主诉肛门下坠不适。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盆腔静脉受压,内痔更容易加重,从而增加肛门下坠的发生风险;而男性如果长期久坐、便秘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内痔发生肛门下坠的几率。
外痔中的炎性外痔,炎症刺激肛周组织,也可能导致肛门下坠感。炎性外痔是由于肛门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引起,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同时伴有肛门坠胀。
(二)直肠炎
1.急性直肠炎:
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炎症刺激直肠黏膜,导致直肠蠕动功能紊乱,患者会有肛门下坠感,同时可能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直肠炎,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异常。对于儿童来说,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因感染引发急性直肠炎出现肛门下坠;而有不洁饮食史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2.慢性直肠炎:
病程较长,多与肠道菌群失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直肠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持续刺激直肠神经,导致肛门下坠感反复发作。长期有不良排便习惯的人群,如长期憋便等,容易诱发慢性直肠炎出现肛门下坠;老年人群由于肠道功能减退,也相对更容易患慢性直肠炎而出现肛门下坠。
二、肠道肿瘤相关
(一)直肠癌
1.肿瘤刺激:
直肠癌早期可能就会出现肛门下坠感,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在直肠部位,刺激直肠黏膜及神经,引起坠胀不适。随着肿瘤的进展,还可能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有家族直肠癌遗传史的人群,患直肠癌的风险较高,需要定期进行筛查;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也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出现肛门下坠等直肠癌相关症状。
三、其他因素相关
(一)盆底肌功能紊乱
1.原因及表现:
多种因素可导致盆底肌功能紊乱,如长期便秘、多次分娩等。盆底肌功能紊乱会影响直肠的正常排空,从而引起肛门下坠感。多次分娩的女性,由于盆底肌肉受到过度牵拉,更容易出现盆底肌功能紊乱;长期便秘的人群,由于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对盆底肌及直肠的刺激增加,也容易导致盆底肌功能紊乱出现肛门下坠。
(二)盆腔脏器脱垂
1.女性多见:
多见于多次分娩的女性,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导致子宫、阴道等盆腔脏器脱垂,脱垂的脏器刺激直肠,引起肛门下坠感。例如,子宫脱垂患者可能会感觉肛门有坠胀感,且在久站、劳累后症状加重。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盆底支持组织退化,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增加,肛门下坠的风险也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