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的因素多样,血管性因素中高血压使患者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狭窄易出血,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视网膜血管致出血;炎症性因素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青年男性多发,葡萄膜炎各类型均可致出血;机械性阻塞因素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人易患,视网膜动脉阻塞老年人因血管粥样硬化等发病率相对高;其他因素包含眼部外伤可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变长等易形成新生血管出血且女性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加重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血管闭塞等病变,最终引发眼底出血。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眼底病变包括出血的概率明显升高。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情控制不佳时,眼底血管损伤进展可能更快。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血糖波动较大,会加重眼底血管的损伤,增加眼底出血风险。
炎症性因素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多发生于青年男性,病因可能与结核等感染因素有关,炎症累及视网膜静脉周围,导致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眼底出血。炎症反复发作时,眼底出血可能反复出现。不同年龄阶段发病情况不同,青年男性是高发人群,女性相对较少。
葡萄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炎症可波及眼底血管,导致血管渗漏、破裂出血。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如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等,均可引发眼底出血,只是病变累及的部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可能有更高的发病率,与自身免疫状态及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机械性阻塞因素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或分支发生阻塞,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都增加了阻塞的风险。男性和女性在发病风险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年龄越大,血管等组织退变越明显,发病概率越高。
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动脉发生阻塞,可导致视网膜缺血,随后可能出现血管渗透性改变,甚至破裂出血。视网膜动脉阻塞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老年人由于血管粥样硬化等原因,发病率相对较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机制上无差异,但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预后等可能因全身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他因素
眼部外伤: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可直接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眼部外伤都可能引发眼底出血,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发生眼部外伤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防护。女性在一些日常活动中,如化妆、运动等,也可能因意外导致眼部外伤引发眼底出血。
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视网膜相对变薄、萎缩,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容易形成,从而导致眼底出血。高度近视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时期开始的近视如果度数不断加深发展为高度近视,其眼底出血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女性高度近视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生理状态变化,可能会加重眼底病变,增加出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