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眼底病,影响黄斑致视力下降等,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表现,可通过眼底检查等确诊,多数可自限,部分需激光治疗,预后有差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神经上皮脱离有关。多种因素可诱发,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感冒、感染、过敏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脉络膜血管的调节功能,从而引发病变。
二、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多为轻度至中度下降,一般不低于0.5,但也有部分患者视力下降较为明显。在疾病早期,视力可能在几天内逐渐下降,而在病程中,视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2.视物变形:患者常主诉视物变小、变远或变形,例如看直线的物体变为弯曲的,这是由于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成像功能所致。
3.眼前黑影:部分患者可感觉眼前有黑影遮挡,黑影的形态和大小因人而异。
三、检查方法
1.眼底检查:通过直接眼底镜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可发现黄斑区圆形或椭圆形的神经上皮脱离区,脱离区周围可见反光晕。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准确判断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色素上皮脱离等情况,是诊断和监测CSCR的重要检查手段。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FFA可见黄斑区早期出现高荧光渗漏点,随着时间推移,渗漏点逐渐扩大,形成强荧光区,晚期可能出现荧光素积存。
四、治疗与预后
1.治疗:目前对于CSCR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和一些辅助治疗方法。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部分患者可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对于一些病情迁延不愈或复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激光治疗,通过激光封闭渗漏点,促进视网膜复位。
2.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视力可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接近正常。但如果病情反复,可能会导致黄斑区出现永久性损害,如黄斑囊样水肿、黄斑纤维化等,从而严重影响视力。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成年人:成年人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状态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病变。
2.儿童:儿童患CSCR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病,也需要引起重视。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和眼部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儿童患者的治疗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侵入性的观察等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
3.特殊病史人群:有眼部其他疾病病史或全身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患CSCR的风险可能增加。这类人群除了要遵循CSCR的一般诊疗原则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的不稳定可能会影响CSCR的病情和预后。同时,在治疗CSCR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