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该如何预防
为预防眼底出血需从多方面着手,控制基础疾病方面,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降压使血压达标且定期查眼底,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并定期散瞳查眼底;健康用眼要合理控制用眼时长、改善用眼环境;适度运动要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营养要均衡饮食、控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高危人群如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使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7%以下。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眼底出血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血糖监测外,每3-6个月应进行一次眼底散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等问题。
健康用眼
合理用眼时长: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增加眼部血管的压力。对于学生群体,在课间休息时应尽量放松眼睛,向远处眺望;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上班族,可设置定时提醒来中断用眼。
改善用眼环境:保持用眼环境光线适宜,既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过亮的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例如,在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应避免在强光直射或昏暗的环境下进行。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用眼环境,减少孩子因不良用眼环境导致的眼部问题风险。
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方式:进行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眼部血管的健康。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以选择较为剧烈的运动,但也要注意适度;老年人则更适合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避免剧烈运动:应避免如拳击、跳水等可能导致眼部受到撞击的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时眼部受到外力冲击,容易引发眼底血管破裂出血。对于有眼底基础病变的人群,如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更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底出血的发生。
注意饮食营养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坚果含有维生素E和叶黄素,绿色蔬菜富含叶黄素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眼部血管免受氧化损伤;叶黄素可以在视网膜黄斑区域积累,保护黄斑免受蓝光等伤害。对于儿童,家长应注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为眼部健康发育提供充足营养。
控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眼底血管的负担;过多的高脂食物会引起血脂升高,影响血液黏稠度,进而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例如,应控制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
定期眼部检查
特定人群定期检查: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眼底视网膜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眼底出血;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眼底病变的风险逐渐增加。一般建议高度近视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