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对母亲和胎儿均有影响,孕期母亲疾病活动度可能变化,分娩方式需考量骨盆等因素;胎儿有遗传风险,还与孕期并发症相关风险有关;产后疾病有复发或加重风险,且部分药物影响哺乳,身体状况也影响母亲照顾婴儿能力。
一、对母亲的影响
1.疾病活动度变化:孕期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可能发生改变,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孕期疾病活动度会相对稳定,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病情波动。研究表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导致疾病活动度的改变。例如,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产生影响,一些患者在孕期雌激素升高时炎症反应相对减轻,而在产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时炎症反应可能有所加重。
2.分娩方式的考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盆关节可能受累,影响骨盆的活动性。如果骶髂关节等部位病变严重,可能会影响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需要综合评估骨盆的活动度、脊柱的活动情况以及胎儿的大小、胎位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一般来说,如果骨盆关节病变较轻,胎儿大小适中、胎位正常,可尝试阴道分娩;但如果骨盆关节受累严重,阴道分娩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此时可能需要考虑剖宫产。
二、对胎儿的影响
1.遗传风险: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显示其遗传度约在40%-70%左右。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子女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遗传因素主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密切相关,HLA-B27阳性的父母,其子女携带HLA-B27基因的概率较高,从而增加了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携带HLA-B27基因的子女都会发病,环境因素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2.孕期并发症相关风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孕期发生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例如,由于脊柱及关节病变可能影响孕妇的身体活动和姿势,可能会增加孕期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此外,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也可能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疾病活动度较高时,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会对胎盘的血液供应等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提示可能与胎儿的生长受限等有一定关联。
三、产后的影响
1.疾病复发或加重风险: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这可能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复发或加重。有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产后出现病情活动度增加的情况。例如,一些患者在产后会出现腰背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较产前明显加重的现象。
2.对哺乳的影响:部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所以需要根据所使用的药物情况来谨慎考虑是否继续哺乳。如果使用的药物是相对安全、对婴儿影响较小的,可在医生评估后继续哺乳;如果使用了可能对婴儿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则可能需要暂停哺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婴儿。同时,产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以及疾病的活动状态也会影响母亲对婴儿的照顾能力,如关节疼痛等症状可能会使母亲抱婴儿、照顾婴儿的活动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