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外来物理性化学性因素伤害可致视力损害,分机械性(含钝挫伤、穿通伤、异物伤)与非机械性(含化学伤、热烧伤、辐射伤),临床表现有眼痛等症状,诊断靠详细眼部检查,治疗依类型采取措施,儿童需加强防护及时就医,老年人恢复慢要谨慎,女性注意化妆用品化学伤风险需正确处理。
一、眼外伤的定义
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物理性(如机械性、辐射性)、化学性等因素的伤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
二、眼外伤的分类及特点
(一)机械性眼外伤
1.钝挫伤:多由拳击、球类撞击、跌撞等钝性外力引起,可致前房出血、晶状体脱位、视网膜震荡等,表现为眼痛、视力下降、眼红等,眼部组织结构可能无明显穿孔,但内部组织受冲击损伤。
2.穿通伤:眼球被锐器穿破,如刀剪刺伤、玻璃碎片溅入等,可造成眼内结构严重破坏,存在眼内感染、异物残留等风险,患者常出现视力骤降、眼内容物脱出等症状。
3.异物伤:异物(如金属碎屑、灰尘等)进入眼内,可损伤角膜、葡萄膜、视网膜等,异物的机械性损伤及可能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影响视力,若异物残留未及时取出,还会加重眼部损害。
(二)非机械性眼外伤
1.化学伤:常见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入眼内,酸碱物质可与眼组织蛋白发生化学反应,迅速造成角膜、结膜等组织损伤,严重时角膜混浊、眼睑粘连,如不及时冲洗处理,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2.热烧伤:由火焰、高温液体(如热水、热油)等导致眼部组织热损伤,损伤程度与热的温度和接触时间相关,可引起眼部红肿、水疱、组织坏死等,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
3.辐射伤:包括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引起的眼部损害,如紫外线可致电光性眼炎,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红外线可损伤晶状体,导致白内障;激光可能造成视网膜、角膜等的灼伤,影响视力。
三、眼外伤的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眼外伤表现各异,常见症状有眼痛、视力下降、眼红、畏光、流泪,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内出血、眼内容物脱出、眼部组织红肿坏死等体征,严重者视力可完全丧失。
四、眼外伤的诊断方法
需进行详细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明确视力受损程度;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结膜、前房等眼前节情况;眼底检查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底结构;必要时借助影像学检查(如眼部B超、CT等)辅助诊断,以明确眼内组织结构损伤情况。
五、眼外伤的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机械性眼外伤中穿通伤需紧急处理,预防感染,可能需手术修复眼球结构;化学伤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眼部,后续根据损伤程度给予药物抗炎等治疗;热烧伤、辐射伤等则针对损伤部位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热烧伤早期冷敷、后期防粘连等处理。
六、特殊人群眼外伤注意事项
儿童:好奇心强、活动多,易发生眼外伤,家长需加强防护,避免儿童接触危险锐器等,儿童眼外伤后应及时就医,因其眼部组织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早期规范处理很重要。
老年人:眼部组织可能存在退行性变,眼外伤后恢复相对较慢,处理时需更谨慎,关注全身状况对眼部恢复的影响,积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女性:需注意化妆用品等可能导致的化学伤风险,日常使用化妆品时要避免溅入眼内,若发生眼外伤应及时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