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的原因包括全身性疾病因素和眼部局部因素。全身性疾病中,高血压会致眼底视网膜动脉病变出血,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因凝血功能障碍等易致眼底出血;眼部局部因素里,视网膜静脉阻塞因血流受阻致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血管炎因血管壁炎症破坏致出血,外伤性因素则是眼部受外伤直接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
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这是导致眼底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周细胞凋亡等,逐渐发展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而新生血管脆性大,容易破裂出血。据统计,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包括眼底出血。在年龄上,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但病程较长的患者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上,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如饮食不规律、未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等,会加速视网膜病变进展;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人群需警惕眼底出血。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眼底出血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是由于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增多,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从而引起眼底出血。对于不同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眼底出血的情况,在年龄上并无特定偏向,但各类血液系统疾病本身的发病特点会影响人群分布;生活方式方面,此类患者往往因疾病本身身体状况较差,抵抗力低等;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是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
眼部局部因素
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主要是由于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例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时,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使血管壁受损出血。年龄上,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眼底出血,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等功能下降,更易出现血管阻塞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增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风险;有眼部血管病史或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等情况的人群易患。
视网膜血管炎:多种原因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炎,如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可累及视网膜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血管炎会导致血管壁炎症、破坏,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出血。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视网膜血管炎,出现眼底出血症状。在年龄上,不同病因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炎好发年龄有所不同,自身免疫性相关的视网膜血管炎可能在中青年等年龄段有一定发病;生活方式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受感染因素影响引发视网膜血管炎;有眼部炎症病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需注意视网膜血管炎导致眼底出血的可能。
外伤性因素:眼部受到外伤时,如眼球顿挫伤、穿孔伤等,可直接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例如,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视网膜等部位的血管可能会破裂,引起眼底出血。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外伤性眼底出血,但儿童由于活泼好动,眼部外伤相对更易发生;生活方式上,从事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机械工人等)的人群眼部受外伤风险较高;有眼部外伤史的人群再次受伤时更易出现眼底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