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影像学检查有X线、CT、磁共振成像(MRI),临床表现评估需询问症状、晨僵、外周关节受累及家族史等,各检查在不同方面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有作用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
1.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数患者在活动期血沉加快,血沉可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比如活动期患者血沉往往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其意义在于帮助医生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阶段,一般成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为0~15mm/h,女性为0~20mm/h,年龄、性别等因素会影响血沉结果,儿童血沉正常参考值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正常参考值为0~10mm/h。
2.C-反应蛋白(CRP):活动期患者血清CRP常升高,CRP也是炎症指标之一,能辅助判断病情活动情况,其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0mg/L,年龄不同参考值可能有差异,儿童正常参考值相对成人更低。
3.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但HLA-B27阴性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不过该指标受遗传等因素影响,有家族史等情况时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骶髂关节:早期X线表现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见骶髂关节面模糊、间隙变窄甚至消失等改变,能初步观察骶髂关节的病变情况,对于判断疾病是否累及骶髂关节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骶髂关节X线表现可能因生长发育等因素有一定差异,儿童骶髂关节结构与成人不同,发育阶段的X线表现需结合儿童自身生长特点分析。
脊柱:晚期可出现脊柱竹节样变等表现,能显示脊柱的病变程度,观察脊柱椎体、椎小关节等的改变情况。
2.CT检查:
骶髂关节:对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能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轻微病变,如能更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面的细微改变、关节间隙的变化等,尤其适合对X线检查怀疑但又不明确的骶髂关节病变进一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根据年龄调整扫描参数等,儿童进行CT检查要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
脊柱: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脊柱骨质破坏、椎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等,帮助医生全面评估脊柱病变情况。
3.磁共振成像(MRI):
骶髂关节:在疾病早期就能发现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炎症等改变,比X线和CT更早发现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意义重大,不同年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儿童的检查需注意体位等配合情况,以保证图像质量准确反映病变。
脊柱:能更早发现脊柱骨髓水肿等早期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度,在判断脊柱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上有优势。
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比如是否有下腰背部疼痛,疼痛一般在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病程往往较长;是否有晨僵现象,晨僵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是否有外周关节受累情况,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疼痛、肿胀等;还会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等,家族中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在病情表现上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同特点,需要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