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一般有低热、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神经系统有精神状态改变、颅内压轻度升高表现且脑膜刺激征不典型,还伴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伴随表现,有结核接触史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婴幼儿表现更不典型,需细致观察尽早检查诊断以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一、一般症状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多起病缓慢,可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此阶段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得更为隐匿,因为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常以烦躁不安、哭闹等行为异常来体现精神状态改变,而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主诉乏力、疲倦等。例如,一项针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显示,约60%-70%的患儿早期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波动,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二、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
1.精神状态改变
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变得烦躁不安。这是因为结核杆菌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等。在婴幼儿中,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是最早被发现的异常表现之一,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不像平时那样活泼,总是想睡觉或者无故哭闹。
2.颅内压轻度升高表现
可能出现头痛,不过早期头痛多不剧烈,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哭闹、用手搔抓头部等。同时,可出现前囟饱满,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导致囟门压力增加所致。前囟是婴幼儿颅内压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当颅内压轻度升高时,前囟张力增高,触摸时有饱满感。例如,有研究发现约30%-40%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患儿会出现前囟饱满的情况。
3.脑膜刺激征早期表现不典型
早期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等可能不明显,因为病情处于早期阶段,炎症对脑膜的刺激还未达到典型脑膜刺激征的程度。但随着病情发展,脑膜刺激征会逐渐显现。不过,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往往不典型,不能仅依靠传统的脑膜刺激征检查来早期诊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三、其他系统伴随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但一般不严重,咳嗽多为轻咳,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可能先通过呼吸道感染,然后播散至脑膜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所以早期可能仍有呼吸道的轻微受累表现。但要注意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普通呼吸道感染一般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更为明显,而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且不伴有典型的上感症状。
2.消化系统表现
可有食欲减退、呕吐等表现。食欲减退较为常见,患儿进食量明显减少,呕吐多为非喷射性,早期呕吐可能不频繁,容易被家长忽视。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毒素吸收等因素影响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例如,约50%左右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20%-30%会有呕吐症状。
总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结核接触史、出现上述非特异性症状和神经系统早期改变的小儿,应高度警惕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开始治疗,改善预后。对于婴幼儿,因其临床表现更不典型,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尽早进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