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后遗症表现多样,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病变累及运动区等、年龄大、有基础病及康复不规范影响恢复)、认知障碍(大脑相关区域受损、年龄大、不良生活方式、有家族史等影响)、言语障碍(病变累及语言中枢、年龄大、长期饮酒、有脑部病史等影响)、吞咽障碍(累及脑干等、年龄大、有帕金森病史、长期卧床等影响)、精神心理障碍(身体缺损致生活质量下降、年龄大、有既往精神病史、缺乏家人陪伴等影响),不同患者因多种因素差异,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可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影响因素:病变部位若涉及大脑皮质的运动区等相关区域,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修复能力下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基础可能更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可能更困难。生活方式方面,康复训练不及时、不规范会影响运动功能恢复。
认知障碍
表现: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患者可能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放置物品的位置等;还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比如不能正确完成复杂的指令任务等。
影响因素:脑血管病导致大脑海马体等与认知相关区域受损时易出现认知障碍。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认知功能随年龄有自然衰退趋势,患病后认知障碍可能更突出。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会加重对大脑认知功能区域的损害,进而影响认知障碍的恢复。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等病史的患者,患脑血管病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可能更高且恢复更难。
言语障碍
表现:包括失语症,可分为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意义,也不能理解他人语言)、混合性失语等;还可能出现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影响正常的言语交流。
影响因素:病变累及大脑语言中枢区域时易引发言语障碍。年龄较大患者的语言中枢相关神经细胞功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更差。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患者,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能加重言语障碍的程度。有脑部肿瘤等其他脑部病史的患者,脑血管病叠加后言语障碍恢复难度增大。
吞咽障碍
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严重时甚至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
影响因素:脑血管病累及脑干等吞咽中枢相关结构时易导致吞咽障碍。年龄较大患者的吞咽相关肌肉功能、神经反射等相对较弱,发生吞咽障碍风险更高且恢复更难。有帕金森病等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吞咽功能相关的问题,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可能更严重。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在患病后长期卧床,也可能因吞咽相关肌肉废用等因素加重吞咽障碍。
精神心理障碍
表现:常见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失望,或者烦躁不安、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
影响因素:脑血管病后患者身体功能的缺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精神心理障碍。年龄较大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等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有既往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脑血管病后精神心理障碍复发或加重的风险增加。生活方式中,缺乏家人足够的关心陪伴等也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表现多样,不同患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基础病史、生活方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或减轻后遗症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