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检查等眼部检查。视力检查可初步了解视功能情况;眼压测量能早期发现眼压异常;散瞳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病变;眼底照相便于对比观察眼底病变变化;OCT可精确检测视网膜结构变化;视野检查能评估视野缺损情况,不同检查针对不同眼部情况,糖尿病患者应按要求定期进行相应检查。
人群: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何,因为糖尿病对视力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
眼压测量
意义:眼压升高可能是青光眼等糖尿病相关眼病的表现之一,青光眼会导致视神经损伤,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通过眼压测量可以早期发现眼压异常情况。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定期测量眼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青光眼相关问题。
人群:糖尿病患者均需定期进行眼压测量,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本身有眼部不适等情况的患者更应重视。
散瞳眼底检查
意义:散瞳眼底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是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的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病变,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显著降低失明的风险。
人群:确诊糖尿病后,一般建议患者尽快进行首次散瞳眼底检查,之后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通常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病情不稳定时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对于有糖尿病病史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的患者,更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散瞳眼底检查。
眼底照相
意义:眼底照相可以拍摄眼底的清晰图像,便于医生长期对比观察眼底病变的变化情况。通过眼底照相能够更直观地发现眼底的细微病变,如早期的视网膜病变等,对于病情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与散瞳眼底检查相结合,眼底照相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眼底图像资料,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人群: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眼底照相检查,尤其是在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时通常会同时进行眼底照相,以便更好地记录眼底情况,之后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重复眼底照相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意义:OCT可以对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黄斑等部位进行断层扫描,精确地检测视网膜的厚度、结构等变化,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黄斑水肿等情况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能通过OCT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薄等改变,从而在病变尚处于可逆阶段时采取干预措施。
人群: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更精确评估视网膜结构的糖尿病患者,如怀疑有黄斑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等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OCT检查,具体检查频率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视野检查
意义:视野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受损导致的视野缺损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可能会引起视野的改变,如周边视野缺损等。通过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视野的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视功能。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视野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等并发症相关的视野损害,从而进行及时干预。
人群:尤其是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糖尿病病程较长且怀疑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等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视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