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可通过佩戴合适老花镜、进行眼部保健(转眼球、做眼保健操)、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调整用眼距离)、饮食调理(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叶黄素食物)及定期眼部检查来应对,40岁以上尤其有老花眼症状者每年宜检,有家族史或年轻有相关症状者也需及时检。
一、佩戴合适的老花镜
原理: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眼睛调节能力下降,老花镜可以帮助弥补眼睛调节能力的不足,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不同用眼习惯的人老花度数可能不同,一般40-45岁开始出现老花,可通过验光确定准确的老花度数来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年轻人日常使用电子设备较多,可能需要选择兼顾看远看近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老年人如果有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老花镜。
二、进行眼部保健
转眼球
方法:每天早晚可以转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10-15圈。
原理:通过眼球转动可以锻炼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对老花眼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进行,年轻人眼部调节能力相对较好,坚持转眼球效果可能更明显;老年人进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眼部不适。
做眼保健操
方法:按照眼保健操的规范步骤进行,如按揉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
原理:眼保健操通过对眼部穴位的按揉,能够调节眼部气血流通,缓解眼睛的疲劳状态,对于老花眼引起的眼部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有用眼不当可能会出现类似调节问题,也可通过眼保健操预防,但老花眼主要是中老年人问题,中老年人做眼保健操时要注意穴位按揉的力度适中。
三、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控制用眼时间
原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导致老花眼症状加重。一般建议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部放松活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只要有老花眼倾向或已经出现老花眼,都要注意控制用眼时间。年轻人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更要严格控制时间,避免眼睛过度疲劳;老年人本身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更要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
调整用眼距离
方法:阅读、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时,保持物体与眼睛约33厘米左右的距离。
原理:合适的用眼距离可以减轻眼睛调节的压力,有助于维持眼睛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的人都应注意保持合适的用眼距离,年轻人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加速老花眼的发展,老年人保持合适用眼距离能缓解老花眼带来的不适。
四、饮食调理
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原理:维生素A、C、E等对眼睛健康有益,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合成,缺乏时可能影响视力;维生素C、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例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橙子富含维生素C,坚果富含维生素E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维护眼睛健康。年轻人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均衡摄入各类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预防眼睛出现调节等问题;老年人多吃这类食物有助于维持眼睛的生理功能,缓解老花眼相关的眼部不适,但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选择合适的水果种类。
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
原理: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能够过滤蓝光,保护眼睛免受蓝光损伤,对老花眼有一定的辅助保护作用。菠菜、玉米、南瓜等食物中富含叶黄素。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的人都可通过食用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来保护眼睛。年轻人多吃可以预防眼睛受到不良光线影响导致调节问题;老年人食用能帮助维护视网膜健康,缓解老花眼带来的视力模糊等症状,但如果有胃肠道疾病,要注意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况,适当调整食用量和烹饪方式。
五、定期眼部检查
检查频率: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特别是有老花眼症状的人。
检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晶状体检查等,通过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老花眼伴随的其他眼部问题,如是否同时存在白内障、青光眼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有家族眼部疾病史的人,检查频率可能需要更频繁,年轻人如果出现视力逐渐模糊等类似老花眼的症状,也应及时进行眼部检查,排查是否有其他眼部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