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骨骼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要合理补充维生素D,保证钙的充足摄入,适当晒太阳,合理喂养与均衡营养,还需定期体检监测。婴儿出生后数天起就要补充维生素D,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钙需求,可通过晒太阳、摄入富含相应营养的食物等补充,婴儿喂养要注意母乳或合适配方奶及及时添加辅食,儿童成人要均衡饮食,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佝偻病等。
一、合理补充维生素D
1.维生素D的来源与作用:
人体可通过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同时也可从食物中获取,如深海鱼类、蛋黄等。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对骨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对于婴儿,出生后数天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需补充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则每日需补充800国际单位,直至2岁。这是因为婴儿在出生后的前两年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磷的需求较大,而通过自身合成和食物获取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钙、血磷水平,保障骨骼健康发育。
对于儿童及成人,也应保证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以及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补充,以维持机体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二、保证钙的充足摄入
1.钙的来源与需求: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食物是钙的主要来源,如牛奶、豆制品、坚果等。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量不同,婴儿每日需钙量约为200-300毫克,幼儿每日需钙量约为600毫克,儿童每日需钙量约为800-1000毫克,青少年每日需钙量可达1200毫克。
以牛奶为例,每100毫升牛奶中约含有104毫克钙,且钙磷比例合适,利于钙的吸收。因此,应鼓励人们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对钙的需求。对于婴儿,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钙的吸收率高;如果是人工喂养,应选择富含钙且钙吸收率高的配方奶。对于儿童和成人,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量的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但需注意钙剂的补充应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适当晒太阳
1.晒太阳的原理与方法: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婴儿满月后即可开始晒太阳,可选择在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让婴儿暴露部分皮肤,如脸部、手部等,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晒太阳的时间可逐渐增加,从开始的几分钟逐渐延长至15-30分钟。
对于儿童和成人,也应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长时间暴晒,以免引起皮肤损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晒太阳的时长和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例如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更需要适当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频率来保证维生素D的合成。
四、合理喂养与均衡营养
1.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保证自身营养均衡,以通过乳汁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母亲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配方奶,并按照正确的冲调方法进行喂养,保证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应及时添加辅食,从4-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蛋黄等,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证婴儿营养均衡。
2.儿童及成人饮食:
儿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谷类、肉类、蛋类、奶制品、蔬菜、水果等。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人也应保持均衡的饮食,维持机体正常的营养状态,从而为骨骼健康提供保障,降低患佝偻病的风险。
五、定期体检与监测
1.体检的重要性: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维生素D水平、血钙、血磷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婴儿,应按照儿童保健的要求定期进行体检,一般在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等阶段进行体检,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维生素D水平检测、血钙血磷检测等。通过定期体检,医生可以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相关指标,及时发现是否存在佝偻病的早期迹象,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如果发现儿童维生素D水平偏低或有骨骼发育异常的迹象,可及时调整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方案,以预防佝偻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成人,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骨骼健康相关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