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与遗传、眼部解剖结构等有关,发病机制是房水排出受阻致眼压升高,临床表现因类型而异,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治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同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治疗各有考虑。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等明确的原发病因引起的青光眼,例如眼部外伤、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晶状体异常(如白内障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漏入前房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眼压升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是在其他疾病基础上引发了眼内房水流出途径受阻或房水生成过多等情况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发病机制
原发性青光眼:主要是因为眼球内部的房水排出通道逐渐狭窄或阻塞,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升高。例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房角,使房水不能正常排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则是房水排出通道的小梁网等组织发生病变,房水外流阻力增加,但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继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取决于其原发病因。比如眼部外伤可能导致前房出血、房角结构破坏,从而影响房水排出;葡萄膜炎时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以阻塞房角或小梁网,阻碍房水外流;晶状体脱位或白内障过熟期晶状体皮质进入前房,会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眼压升高。
临床表现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眼部检查可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等;慢性期可能仅有轻度眼胀、视物模糊等不适,视野逐渐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现视野缺损,晚期视野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眼部检查可见前房深度正常,眼压升高,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加深等。
继发性青光眼:症状与原发病及眼压升高的程度有关。例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除了眼压升高相关表现外,还会有葡萄膜炎的表现,如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同时伴有眼压升高;由晶状体异常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会有晶状体相关的异常表现,如晶状体浑浊、脱位等表现,同时伴有眼压升高导致的眼部改变。
诊断要点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根据典型的症状、眼部检查发现前房浅、房角窄或关闭、眼压升高等可诊断。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需要综合考虑眼压、眼底视盘改变、视野缺损等情况。眼压升高但前房角开放,视盘出现凹陷性萎缩、杯盘比增大等,同时伴有特征性的视野缺损,如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管状视野等可诊断。
继发性青光眼:首先要明确原发病,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前房角镜检查、眼部B超等)以及全身检查等找到导致眼压升高的原发病因,同时结合眼压、眼底等情况进行诊断。例如有眼部外伤史的患者,检查发现前房出血、房角损伤等,同时眼压升高,可诊断为外伤相关性继发性青光眼。
治疗原则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需紧急降低眼压,可使用缩瞳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然后根据病情考虑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慢性期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来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可先试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前列腺素类似物、β-受体阻滞剂等降低眼压;如果药物控制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等。
继发性青光眼: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控制眼压。例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需要积极治疗葡萄膜炎,同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眼压仍不能控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由晶状体异常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在控制眼压的同时可能需要针对晶状体异常进行手术治疗,如白内障摘除术等。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儿童原发性青光眼相对少见,多为先天性原发性青光眼,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治疗上可能需要尽早手术,因为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眼压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视力发育,手术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对儿童眼部及全身生长发育的影响。而儿童继发性青光眼多由先天性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等引起,治疗时除了考虑眼压控制,还需关注儿童的全身状况和眼部发育情况,药物选择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原发性青光眼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结构退变有关,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因为一些降眼压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产生影响。对于老年人继发性青光眼,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的控制对眼压的稳定至关重要,同时手术治疗时要评估老年人的手术耐受性。
女性: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使用降眼压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治疗上可能更多考虑非药物的降眼压措施,如激光治疗等,但要权衡对胎儿和孕妇眼部病情的影响;而女性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如果是由内分泌相关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疾病相关的青光眼,需要同时关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对青光眼病情的影响。
男性:男性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与女性基本相似,但在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上,如男性可能有更多的用眼习惯或职业因素等,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青光眼病情的影响,如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或高危职业导致眼部外伤风险增加等情况,在治疗和预防上要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