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运动锻炼、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理治疗(热疗、按摩推拿)、手术治疗(符合适应证时考虑,术后康复重要且需个性化)来缓解全身疼痛及相关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治疗方式中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运动锻炼
适宜运动:适度的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全身疼痛有帮助,如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在减轻关节负重的情况下,增强脊柱、四肢的活动度以及肌肉力量,对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缓解疼痛有积极作用,尤其适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可选择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轻松运动,如慢跑、简单的体操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项目;老年患者则更适合低强度的运动,像慢走等。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的、对关节有过度冲击的运动,如竞技类篮球、足球等。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调整运动计划,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明显加剧的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
2.生活习惯调整
姿势保持: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坐姿要保持脊柱挺直,椅子要有合适的高度,使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睡眠时选择硬板床,枕头不宜过高,以保持脊柱在睡眠状态下的生理曲度,这样可以减轻脊柱关节的压力,缓解疼痛。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姿势保持上有不同的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家长要注意纠正其不良的坐姿和站姿;成年患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需要家人协助监督保持良好姿势。
环境适应: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温暖,避免潮湿、寒冷的环境刺激,因为寒冷、潮湿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例如,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增添衣物,居住环境可以使用空调、暖气等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炎、镇痛、消肿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身疼痛症状。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晨僵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不同。成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老年患者使用时除了关注胃肠道反应外,还需注意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作用及研究依据:如柳氮磺吡啶等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对缓解全身疼痛有一定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较慢,疼痛等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人群差异: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患者使用这类药物需要非常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的风险和收益;成年患者使用时要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时更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三、物理治疗
1.热疗
原理及效果: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身疼痛。例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法,都能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改善血液循环,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适当的热疗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
不同人群应用:儿童患者进行热疗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烫伤,可选择温度较低、温和的热疗方式;成年患者热疗时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温度和时间;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疗时更要注意温度的调节,防止因感觉不灵敏而导致烫伤等情况发生。
2.按摩推拿
作用及注意事项: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改善脊柱及关节的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按摩推拿的力度和部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宜进行过于粗暴的按摩,以免加重关节损伤。儿童患者进行按摩推拿时要由专业的儿科康复医生操作,把握合适的力度;成年患者可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按摩推拿;老年患者由于关节可能存在一定的退变,按摩推拿时更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关节。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脊柱严重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或生活质量时,可能需要进行脊柱矫形手术;髋关节严重病变导致疼痛和功能丧失时,可能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等。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身体仍在发育,手术相对谨慎,需严格评估病情;成年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老年患者除了考虑病情外,还要评估身体的耐受能力等。
2.术后康复
无论是哪种手术,术后的康复都非常重要。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康复训练;成年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要逐步增加强度和难度;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