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指大脑皮层运动区或其下行传导通路(如内囊、脑干、脊髓锥体束)受损后,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其核心机制是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导致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出现异常的运动反射。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如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紧张);同时腱反射亢进,可出现髌阵挛、踝阵挛等病理反射;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分布多为偏瘫(一侧肢体)、截瘫(双下肢)或单瘫,且肢体远端症状较重;一般无肌肉萎缩(或仅因长期不活动出现废用性萎缩)。
常见病因包括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外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减轻痉挛和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