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慢性疼痛等问题,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因多种因素致活动范围减小,创伤性关节炎致关节疼痛肿胀等,肌肉萎缩因患肢固定致废用性萎缩,慢性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且影响患者心理及康复生活质量。
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骨折愈合不良等情况都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尤其在负重行走时疼痛加剧,随着病情进展,关节会逐渐出现畸形、活动功能进一步下降。长期的创伤性关节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无法进行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骨质疏松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以及关节的稳定性。而年轻患者如果骨折复位不佳,也容易较早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肌肉萎缩
三踝骨折后,由于患肢长时间固定,肌肉缺乏有效的运动刺激,会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体积减小、力量减弱。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在儿童患者中,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肢体功能协调;对于老年患者,肌肉萎缩会加重其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的风险。康复训练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会加重肌肉萎缩的程度,所以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对于预防肌肉萎缩至关重要。
慢性疼痛
部分患者在三踝骨折愈合后仍会存在慢性疼痛,疼痛的原因可能与骨折部位的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感到踝关节持续或间断的隐痛、胀痛等。慢性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对于有长期精神压力或既往有疼痛敏感体质的患者,慢性疼痛的影响可能更为突出,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