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主因是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秋冬高发且经粪-口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致聚集性暴发;不同人群中婴幼儿因免疫不完善、老年人因机能衰退且易现严重并发症、免疫低下人群因防御受限易发病;生活方式上卫生习惯不佳及接触污染环境易引发病毒性腹泻。
一、病毒感染是主因
病毒性腹泻主要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尤其在秋冬季节高发,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患儿接触了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病毒进入消化道后引发感染。诺如病毒也是导致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它传染性极强,可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暴发流行,同样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二、不同人群感染风险有别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轮状病毒等引起腹泻。比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腹泻的风险也较高,而且老年人一旦发生病毒性腹泻,更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因为其身体调节能力不如年轻人。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像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受限,感染病毒后更易引发病毒性腹泻,且病情往往相对较重,恢复也比较困难。
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影响
卫生习惯不佳:如果个人不注意手卫生,经常用手接触口部,就容易摄入病毒从而引发腹泻。例如在外出归来后不及时洗手,或者给婴幼儿换尿布后未正确洗手就接触食物等,都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几率。
接触污染环境:在人群密集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活动,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等,也容易感染病毒导致腹泻。比如在公共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场所,如果环境被病毒污染,就存在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