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主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感染途径多样,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病且影响发病进程,免疫力不同病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别,特殊人群如免疫缺陷者、儿童、老年人、患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患且病情难控。
一、病原菌感染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主因:脊柱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传播等途径到达脊柱部位。例如,当人体其他部位存在结核病灶时,如肺部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可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在脊柱的特定部位定植并引发感染。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而引发脊柱结核。而老年人可能因为机体免疫力下降,也增加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脊柱结核的风险。
2.感染途径多样:除了血行传播外,还可能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比如邻近的结核病灶直接侵犯脊柱。另外,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后,结核分枝杆菌也有可能播散至脊柱引发结核。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更易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诱发脊柱结核。有结核病史的人群,其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脊柱结核的概率相对更高。
二、机体免疫力因素
1.免疫力低下易发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就容易发生脊柱结核。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相比成年人更易罹患脊柱结核。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衰退,也是脊柱结核的易感人群之一。
2.免疫力影响发病进程:免疫力不同会影响脊柱结核的发病进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力较强的个体,可能脊柱结核的病情发展相对缓慢,症状相对较轻;而免疫力较弱的个体,病情可能进展迅速,脊柱破坏等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发生脊柱结核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往往更难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