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存在多种风险,包括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尤其老年患者更甚;血栓形成风险上升,长期饮酒者相对更高;免疫功能长期受影响,儿童受影响更显著;消化道出血复发可能,既往多次出血者风险更高;对肝脏功能有潜在不利影响,合并其他肝脏基础病变者需更谨慎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管理措施有别。
血栓形成风险上升
脾具有过滤血液、清除衰老血细胞等功能,脾切除后,血液中的血小板等成分的平衡被打破,血小板容易聚集,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肝硬化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也有所差异,比如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基础可能更明显,血栓形成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功能长期受影响
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免疫方面,T淋巴细胞的功能可能会有一定改变,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方面,抗体的产生等也会受到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内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脾切除后免疫功能受影响更为显著,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的感染等风险较成人更高。
消化道出血复发可能
虽然脾大切除解决了脾大相关的一部分问题,但肝硬化本身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等病理基础依然存在,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等情况。不同病史的肝硬化患者,如既往有多次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等情况。
对肝脏功能的潜在影响
脾大切除可能会对肝脏的血液回流等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相对复杂,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肝脏功能有潜在的不利作用。对于合并其他肝脏基础病变的肝硬化患者,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明显,比如合并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后对肝脏功能的影响需要更谨慎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应对这种潜在影响时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监测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