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有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等,与进食有关)、消化不良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呕血与黑便(病情重时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有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进食后、卧位等加重)、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白天及夜间可发生)、胸痛(胸骨后,性质多样,可放射,进食后或平卧发作)、其他症状(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咳嗽等食管外症状)。
消化不良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食欲不振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并想要呕吐的感觉;呕吐可能是偶尔吐出胃内的内容物,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干呕。比如,有的患者会经常在饭后出现恶心,甚至偶尔呕吐出未消化的食物。
呕血与黑便:病情较重时,胃黏膜糜烂处可能会有出血,从而导致呕血或黑便。呕血时呕吐物可能为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质,黑便是指大便颜色发黑,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变黑。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通常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例如,患者进食辛辣食物后,烧心感往往会明显加重,这种烧心感可向上延伸至颈部等部位。
反流:患者可感觉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反流物通常呈酸性,有时可伴有苦味的胆汁等。在白天进食后反流现象较为明显,而夜间睡眠时也可能发生反流,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患者夜间醒来感觉口腔内有酸苦味物质。
胸痛: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也可表现为刺痛、隐痛等,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一般在进食后或平卧时发作,需要注意与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初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引起的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可能因食管瘢痕形成狭窄而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咽部异物感、咳嗽等食管外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咽部或呼吸道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