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适用于无明显或轻度移位,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对症止痛;手术适用于移位明显、累及关节面等情况,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时需考虑患者年龄、生活方式等,老年患者术后防并发症,青壮年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要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具体措施:通常采用三角巾悬吊患肢,限制肩关节活动,一般需要悬吊3-4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可以进行对症的止痛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用药时需谨慎评估。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移位明显的骨折:当肱骨大结节骨折移位超过1cm,或者合并肩关节脱位等情况时,多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青壮年患者,骨折移位明显,为了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一般会选择手术。
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如果骨折累及肩关节关节面,为了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然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固定。这种手术方式能够较好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尤其是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复杂的患者,风险相对较高。
微创内固定术:相对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小切口插入器械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但这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在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需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对于青壮年患者,术后早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注意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时机,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同时,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