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全身症状有休克、发热;功能障碍表现为活动受限,不同年龄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特点及影响。
肿胀:骨折部位周围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使液体渗出。肿胀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会使足部皮肤发亮、张力增高。不同年龄的人群肿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可能较慢;儿童的肿胀可能相对更迅速,但恢复也相对较快一些,但总体都会影响足部的外观和正常功能。
畸形:部分跟骨骨折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足部畸形,比如跟骨外观形态改变,可能出现增宽、缩短等异常情况。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移位导致的,畸形的出现会进一步影响足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不同性别来说,畸形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人活动需求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全身症状
休克:如果跟骨骨折合并有严重的多发伤,如同时存在其他部位的骨折、内脏损伤等,可能会引起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往往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创伤的耐受能力较差。儿童发生休克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密切关注。
发热:一般骨折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吸收热,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5℃。但如果骨折处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时,发热可能会较为明显,体温可明显升高,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红肿热痛加剧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热的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发热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要避免过度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退热药物等。
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跟骨是足部负重的重要结构,骨折后患者的足部活动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正常进行行走、屈伸等动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患者不能正常下地行走,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而且在进行足部的自主活动时也会受到明显限制。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玩耍等活动,进而可能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运动功能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