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耳部检查、听力检查及病理检查。病史采集需关注年龄因素及耳部症状表现;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一般耳镜及显微镜下观察)和颞骨CT检查;听力检查有纯音听阈测定和声导抗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镜下可见特定组织构成。
症状表现:询问患者耳部症状,如是否有长期耳流脓,脓液的性状(有无特殊臭味等),是否有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是渐进性还是突发性,是否有耳鸣、眩晕等症状。中耳胆脂瘤患者耳流脓多为间断性,脓液可有特殊腐臭味,听力下降多为传导性聋,且可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眩晕等症状。
耳部检查
耳镜检查:
一般耳镜观察:可见鼓膜紧张部穿孔或松弛部穿孔,松弛部穿孔者可见穿孔处有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此为中耳胆脂瘤的典型表现之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外耳道较窄,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
显微镜下耳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鼓膜穿孔内的情况,能发现较小的胆脂瘤组织,明确胆脂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如是否侵犯听小骨等结构。
影像学检查:
颞骨CT检查:是诊断中耳胆脂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通过颞骨CT可清晰显示中耳胆脂瘤的范围,包括侵犯的部位(如鼓室、乳突等),是否有骨质破坏,骨质破坏的程度及范围等。例如,中耳胆脂瘤在CT上表现为中耳腔内有软组织密度影,相应部位的骨质呈膨胀性破坏,边缘多较清楚,有硬化缘。不同年龄患者的颞骨CT表现类似,但儿童在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听力检查
纯音听阈测定:可明确听力下降的程度和类型,中耳胆脂瘤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若侵犯内耳,可出现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听力测试,如行为测听等。
声导抗检查:中耳胆脂瘤可导致鼓室导抗图异常,多表现为B型或C型鼓室导抗图,提示中耳传音结构功能异常。
病理检查
对于通过手术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中耳胆脂瘤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证实是否为胆脂瘤组织。例如,镜下可见胆脂瘤由角化的鳞状上皮组成,其下方有炎性肉芽组织等。病理检查在任何年龄患者的诊断中都是确诊的关键步骤,但在儿童患者手术中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时,需遵循儿科手术的规范和安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