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痤疮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一般治疗需清洁皮肤、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分外用和口服,外用有维A酸类、过氧苯甲酰、抗生素类,口服有抗生素、异维A酸;物理治疗包括光动力治疗和红蓝光治疗,光动力治疗适用于耐药的中重度患者,红蓝光治疗安全、需多次治疗。
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挤压、搔抓丘疹性痤疮,以免引起炎症加重和感染扩散。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油性化妆品、厚重的护肤品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高糖食物等,这些可能会加重痤疮的症状。对于青少年患者,要引导其正确看待痤疮,避免因外观问题产生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等,可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还具有抗炎作用。但使用初期可能会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脱屑等,应从低浓度开始使用,且避免用于皮肤破损处。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过氧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作用。可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发挥抗菌作用。使用时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刺激感,对皮肤敏感的人群要注意观察反应。
抗生素类:如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凝胶等,适用于炎症较重的丘疹性痤疮。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细菌耐药,一般建议短期使用。
口服药物
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等,适用于中重度丘疹性痤疮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患者。但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光敏反应等,儿童和孕妇一般不建议使用。
异维A酸:对于严重的结节囊肿性痤疮,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异维A酸。但该药物有致畸作用,育龄期男女服药期间应严格避孕,且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因为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
光动力治疗:利用光敏剂结合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中度至重度丘疹性痤疮,尤其是对其他治疗方法耐药的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一般会逐渐缓解。
红蓝光治疗:蓝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具有抗炎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改善丘疹性痤疮的炎症和皮疹。治疗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少,儿童和成人都可适用,但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